陕西的三线建设历程

发布时间:2023-12-27 来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阅读次数:

柴云

陕西作为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投资投资与建设规模仅次于四川省,居全国第二。在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在陕西投入了200多亿元,进行了110多项重点项目的建设。三线建设使陕西的交通运输、能源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原材料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行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改善了工业布局,工业实力大为增强。三线建设使全省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陕西的经济格局。陕西同时也是三线调整改造的重点地区之一。国家在陕西实施了三线调整项目40个,共投资25.84亿元,搬迁职工7万余人,使三线建设的遗留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促进了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三线建设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陕西大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对当代陕西的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陕西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陕西省地处中国中部偏东靠北,黄河中游西岸。地域西起东经105°29′,东至东经111°15′。东西跨有经度5°45′,直线距离510公里;南起北纬31°42′,北至北纬39°35′。南北跨有纬度7°54′、直线距离863公里。南北狭长,地形复杂,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峡谷,其地理特征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渭河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地三大自然区域。东连山西、河南,西通甘肃、宁夏,南接湖北、四川,北阻内蒙西。全省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其地“居天下之上游,据建瓴之形势”,是屏障北疆,扼守西北,连接西南、华北和中原战区的战略要地。

(一)陕西具备三线建设的基本条件

第一,陕西地处内陆腹地,有建设战略大后方必须的地理环境。陕西是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要地,是我国东部通往西北的咽喉,通往西南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西汉时期,萧何曾从战略的角度向刘邦进谏“: 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至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明末清初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所著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 陕西山川四塞,形胜甲于天下,为自古建都重地,雄长于兹者,诚足以奄有中原矣。”境内地形复杂,山川纵横。中部有八百里的关中平原和巍峨峥嵘的秦岭,东有西岳华山和黄河天险,南有富饶的汉中盆地和层峦叠嶂的大巴山脉,西有绵延起伏的关山、陇山和千山山脉,北是壮阔浑厚的黄土高原和沟壑纵横的丘陵地带。高原占全省总面积的48%,山地占36%。依照“分散、靠山、隐蔽”原则,这种战略地位和地理特点,十分符合中共中央在内地、大山区建设大三线”的要求,是建设的理想之地。

第二,陕西有初步的工业基础和交通条件。工业方面,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统计资料:在当年陕西的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仅占18.8%,其中轻工业占14.8%,重工业只占4%。为改善陕西落后的交通条件和基础工业,国家在陕西投入了巨量的资金。围绕“156项重点工程”在陕西的24个项目,开始了在陕西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经过“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的建设,陕西省的工农业得到加强,先后建成了58个大中型项目,扩建了一批重点企业。到1965年,全省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61.5%。陕西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工业产品成倍增加,形成了以机械、纺织、煤炭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基地。交通方面,宝成铁路建成通车,政府对陇海铁路、咸铜铁路进行了改扩建,修建了西安至万源、洛华、西安至窑店等干线公路,新建了大量的简易公路。同时以西安为中心,修建了四面辐射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初具规模,交通运输闭塞的状况得到改变。此外,教育方面,以西安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基地初步形成,大批科技人才通过大专院校的培养逐渐成长,陕西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第三,陕西的农业建设和技术改造初见成效。全省劳动力资源充足,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关中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粮棉生产基地之一,汉中盆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稻谷生产地区,渭北是陕西的粮仓,陕北是全省的林牧业基地,秦巴山区是全省最大的林业基地,生物资源也很丰富。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农村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大为增强,农业生产的条件大为改善。同时支农工业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建设。陕西省建成了省、地、县三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在研究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方面成效显著。到1965年,全省灌溉面积达943.2万亩,造林面积2228万亩,机械和半机械化农业机具保有量在2万件以上,农业机械总动力为33.01万马力、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亿斤大关。1965年,陕西有人口2000万,平时建设可动员一大部分劳动力,战时又有充分的兵员补充,劳动力资源充足。全省矿产资源探明的有62种,产地436处,储量具全国第一位的有3种,第二位的有2种,第三位的有8种,居前十位的有39种,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大、品种全、质量高、分布广,探明储量达1216亿吨,远景储量2658亿吨,是全国最大的优质造气煤基地之一。

(二)三线建设在陕西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进程

根据国家“大三线”的部署,要在三线地区建一批新厂,扩建部分老厂;把一线具有战略意义的“独生子”企业和配合后方建设的必需工厂迁到三线;组织全国工业生产为三线建设提供设备和材料。中央工作会议之后,被确定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的陕西立即行动起来,配合中央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1964年12月12日,中共陕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胡耀邦在省委机关党的负责干部座谈会上传达了5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的三线建设战略决策。胡耀邦指出“:我们陕西是处在第三线的地位,这个地位很重要,任务很重要,岗位很光荣。”起初地方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协调三线建设,随着建设日渐大规模开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日益增多,因此中央要求在各建设地区成立以主管部门为主,有地方政府、军队、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物资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和指挥部。12月20日,省委通知“:除省委决定成立三线建设领导小组外,西安市、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地委、铜川市委,也要成立三线建设领导小组,由一副书记挂帅。”“各级党委应将三线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定期检查和讨论,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加强具体领导。”胡耀邦于1965年初亲自到建设重点的陕南地区检查工作,并就交通运输、材料、副食品供应等问题作了指示。1966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共中央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任主任,王林、安志文、李广仁、宋平任副主任,统一领导和组织西北的三线建设工作。3月29日,中共陕西省委工作会议指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加强对三线建设的支援和领导,保证按质按量地完成大小三线的建设任务。”4月1日,陕西省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具体组织和领导陕西省的三线建设。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中共中央西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和陕西省三线建设委员会相继停止工作。1968年5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成立。8月14日,在革命委员会生产组下设置了内地建设办公室。12月1日,又将内地建设办公室交省革命委员会三线建设指挥部领导。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三线建设的领导,12月5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基本建设指挥部,领导陕西的三线建设。其后,在三线建设任务比较重的宝鸡、汉中、安康、咸阳、渭南、商洛、西安等地市的革命委员会中,也设立了相应的基本建设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陕西各地的三线建设。

大规模建设时期的陕西三线建设,大致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64年至1969年3月,主要是中央来陕单位内迁;第二个阶段,从1969年4月到1979年底,按照规划在陕西建设了一批三线企业。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陕西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国家安排的三线建设项目。为配合中央来陕单位内迁,陕西省在“三五”计划中提出:经过5年努力,保证内迁单位能够加快建设,并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这一阶段的一项重点工作主要是向中央各部准备迁陕单位提供自然、地理、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料,提出建议,配合中央各部相关单位和人员到各地勘察、选择厂址。当时来陕西省选择厂址的有中央各部委的30多个部门,他们勘访了44个县市,除了榆林地区外,其他各地区都有涉及。经过大量工作,初步选定了243个点。对于国家的三线建设任务,陕西全力配合,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力保证内迁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陕西省1965年的计划中大大压缩了非生产性建设和事业的费用,不再安排楼、堂、馆、所的建设项目,优先进行各内迁单位的建设项目,从建筑材料、施工力量、交通建设、农业生产、生活保障等各方面,给予了最大的支持。除了主体项目,陕西省还从基建、人员等各方面全力配备,完善新设工业点所需要的商业网、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三五”期间,陕西计划初步建设的243个项目,都是依据“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进行选址的。这些项目中有一小部分是在已有的工业城市与老企业相配套,大部分则独立分布在陕西各地,拟建设成新的工业点。其分布情况是:西安地区30个,渭南地区40个,咸阳地区9个,宝鸡地区24个,汉中地区74个,安康地区31个,商洛地区13个,延安地区12个。二百多个项目中,大部分是高、精、尖的机械工业和国防工业以及尖端的科学研究单位,另外还有一些仓库、学校、勘察设计院等。在建设中,除了依照“分散、靠山、隐蔽”的原则外,还遵循了不占良田、少占耕地、少迁居民的方针。

1969年3月,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由于局势紧张,中央进一步对国防安全提出了要求,战备工作升级,三线建设的任务和规模骤然加大,速度要求也随之加快,大规模的三线建设迅速开展起来。在此背景下,1969年4月,兰州军区召开陕、甘、宁、青西北四省(区)三线建设座谈会。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防工办、国防科工委和16个有关部委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抓紧‘三线建设’、随时准备打仗”的精神和“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对四省(区)的三线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总结,着重讨论安排了四省(区)三线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等建设的七年(1969-1975)规划以及工业布局和大中型项目的定点等问题。会议确定,工业过分集中的西安、兰州、宝鸡、咸阳等城市,今后不再摆大中精尖建设项目;已建成的军工短线和“独生子”项目,要另选第二厂址,准备战时搬出;要充分利用公共基础,支援工农业生产,促进三线建设。陕西的建设目标任务是:在原有布局的基础上,适当发展关中、汉中地区,积极发展商洛、安康和陕北地区。

在工业建设方面,准备建设一大批项目,其中国防工业有:航空微电机厂、航空自动控制厂、引导测高雷达厂、航空助力器厂、航空工具厂、精密铸造厂、航空液压泵厂、中程警戒雷达厂、载波机厂、超高频电子管厂等29个项目;地方项目有:延安无线电厂、延安电器厂、延安半导体厂、西安无线电厂、西安半导体厂、陕西元件厂等;基础工业有:汉钢、金堆城钼矿一期、二期工程,西北耐火材料厂,陕西铝厂,山阳汞厂、略阳钢铁厂、陕西红星钢铁厂、宁强钢铁厂、铜川铝厂等项目;机械工业有:印刷机械厂、普通机床厂、锻压机械厂、铸造机械厂、皮带运输机厂等项目;化学工业有:靖边联合制碱厂、汉中制药厂、陕西化肥厂、陕北化肥厂、陕南石油化工厂、陕西维尼纶厂、陕西硫酸厂、陕北烧碱厂、汉中化工厂、陕西硝酸厂、陕西磷肥厂等项目。

在能源工业建设方面,除了充分挖掘已有煤田潜力,大力发展节约用煤外,陕西省还加快开发韩城、黄陵矿区,扩建靖边等煤田,同时积极建设一批归地、县所有的小煤窑。为根本解决关中、陕南地区缺电状况,在华阴县境内华山脚下建设总装机容量105万千瓦的秦岭发电厂,在韩城、安康、靖边、蒲城、黄陵等地各再建一个火电厂,在石泉、石庙沟等地建设水电站,架设西安到韩城、韩城到陕南33万伏高压输电线路,架设关中到汉中22万伏输变电线路,架设汉中到阳平关、陇县到千阳、千阳到宝鸡等的11万伏输电线路。

在交通运输方面,集中力量建设西安到侯马、西安到延安、西安到安康、阳平关到安康以及襄渝铁路陕西段等铁路工程。修建兰州至宜川、西安至万县、周至至洋县等公路干线,为支援襄渝铁路和阳安铁路建设,在安康和商洛地区修建5条支线公路。同时,动工修建19条三线建设专用公路。

    与1965年的计划相比,兰州军区西北三线建设座谈会提出的有关陕西的规划设想以及陕西小三线建设项目规划,在地理布局上基本一致,只是更加具体,更加注重各方面的协调。但是,这次的计划过于求全,各行各业在全省各地都有项目上马,虽然主观上是想尽量配合当地三建设,做到取材方便,但却忽视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技术等客观条件是否合适。使得许多项目在选址上没有以科学论证为先,造成了建设过程中及以后的一系列隐患和问题。

(三)三线建设的全面实施优化了陕西经济布局

根据国家在陕西开展三线建设的布局安排,陕西将大致形成几个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城:陇海铁路沿线及其两侧是陕西的粮棉高产区,交通方便,城镇较多,企业集中。准备在城市和铁路两侧利用一些老工业点和现有厂房,建一些配套协作的企业,形成以机械、化工和纺织为主的综合性的工业区;西侯铁路沿线地区是粮棉高产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西侯铁路建成后,这里将形成以煤炭、化工为主,机械工业为辅的工业区;铜川地区以粮食生产为主,木材蓄量较多,靠山隐蔽,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和煤炭资源,除了开发煤炭工业和建筑材料工业外,还准备建立一些国防工业项目;汉中、安康、商洛地区地处陕南秦巴山区,区内山脉纵横,地况隐蔽,水资源丰富。汉中地区出产大量水稻和油菜,粮油供应充足,安康地区土特产比较丰富,商洛地区地处陕西东南部,与鄂豫两省交界,向来为战略要地,这几个地区主要安排了国防工业和精密机床、仪表、电子工业;延安地区项目较少,多为陕西省自行安排的项目;榆林地区靠近边境,畜牧业发达,煤炭资源比较多,但交通运输不方便,粮食产量低,基本没有安排大项目。

通过规划建设,陕西将成为一个包括国防工业、机床生产、仪表制造等工业门类在内的以机械制造工业为主的后方基地,形成同时拥有化工、煤炭、有色金属工业和一定轻工业,纺织工业、手工业的工业体系。这种依据各地经济基础、特色和资源分布的布局,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各地区间经济差距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三线建设在陕西的艰难实施

规模大、任务重的三线建设在陕西开展时,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基础薄弱。1949年以前,陕西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最大的工业部门是纺织工业,而且机器陈旧,效率很低,别的工业只有一些旧式手工工业作坊。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建设,陕西工业的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由于原来基础差、工业门类不齐全、生产的规模和能力有限,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开始后、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工业都无法为建设提供充足必要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的进展。二是受“文化大革命”干扰严重。三线建设自1964年开始,至1979年大规模的建设结束,大部分时期正逢“文化大革命”动乱,建设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陕西的三线建设也不例外。“左”的错误指导思想,恶劣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严重影响了建设的正常进行。特别是1967年,造反派向各级党政领导部门和各行各业夺权,造反派之间争权武斗,动乱局面愈演愈烈。全省许多地方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产秩序无法维持,社会生活陷于全面混乱和瘫痪状态。三线建设也受到严重影响,建设材料严重不足,交通运输中断,许多项目被迫停顿,当年陕西省525个三线建设项目到10月底仅完成年计划的30%。此后,“清理阶级队伍”“干部下放”“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都对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仅1976年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就使得全省应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比上年下降了19.1%。三是项目保密性强,协调管理难度大。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出发点就是为了备战,建立国防工业体系。所以许多建设项目都是属于机密乃至绝密的安全级别,大量项目由中央部委直属管理,相关省份的主要任务只是在单位选址、社会保障等方面起协调作用。由于国务院各部门往往是垂直下达建设任务,对地方上的统一调配、综合平衡资源缺乏考虑,这就使得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缺乏统筹安排,无法最大限度、有效集中地利用资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进展。四是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由于要遵循“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原则,陕西的三线建设项目大部分都分布在秦岭和巴山地区,秦巴山区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在地势奇诡、地貌复杂、交通不便的山区地带开厂设点,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困难却是前所未有的,建设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又因为备战的需要,三线建设的工程项目质量要求高 ,施工时间紧 ,更加大了施工难度。

(五)陕西配套实施的小三线建设

在配合国家三线建设任务的同时,陕西根据自身状况,自行安排了一系列以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和设施为主的建设项目,称之为地方“小三线”建设。

在贯彻落实兰州军区西北三线建设座谈会提出的规划设想过程中,陕西省革委会于1969年4月29日下发了当年基本建设计划,除了安排大的建设项目外,特别提出要在县以下农村建设地段医院250个,同时以打“歼灭战”的方式完成地方小三线建设项目。同年,中共中央西北局计划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制定的全国三线建设总体布局,编制了西北地区“小三线”建设三年规划,确定在陕西建设迫击炮厂、半自动步枪厂、导火索厂等8个地方军工厂。陕西还自行安排了大量的小三线建设项目,主要有:建设褒河的老君崖和武关河、石泉子午河的彭家湾、城固水河的大牯牛等四个小型发电站;改善西万、汉白、昌平、西包等公路干线,在城固、石泉、汉中以及渭南、周至、宝鸡等地的汉江、渭河上修筑30多座公路桥梁;新建三原到庆阳,周至到洋县,西安到宝鸡的环线以及疏散线路;建设西安到侯马、阳平关到城固的铁路线,徐家村到白水、铜川经焦坪到延安的铁路支线。为了配合解决三线项目建设中所需要的钢材、水泥、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陕西省投资建设了西安红星钢厂、略阳钢铁厂、渭北钢厂等地方钢铁企业;建设了延河水泥机械厂、建材机械厂,在各县大力创办小型水泥厂;建设了汉中石门水库、洛川石保川友谊水库、宝鸡石头河水库、宝鸡冯家山水库等,提高了当地的防洪、灌溉和水产养殖能力;建设了兴平氮肥厂、临潼氮肥厂、宝鸡磷肥厂、陕西化肥厂,等等。

小三线建设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大三线建设,不仅为内迁企业和各大项目提供了及时的支持,也进一步完善了地方工业类别,促进了陕西本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六)新形势下的陕西三线建设调整改造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陕西投入200多亿元进行了110多项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既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又增强了陕西的经济实力。陕西同时是三线调整的重点地区之一,经过“七五”到“十五”的调整搬迁,三线建设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得到了解决。

1979年到1983年间,国家从三个方面对三线建设做了初步调整:一是缩短基本战线、调整投资方向;二是把一些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企业转向民品生产;三是对极少数选址不当、难以维持生产,或者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工厂和科研所,实行关、停、并、转、迁。这期间,陕西的部分三线项目厂所进行了合并或搬迁,如六O七厂被并入七九五厂,被洪水冲毁的16所、35所、40所、41所等分列迁往河南、安徽等地进行重建。

1983年,国家开始拟定“七五”计划,党中央、国务院从新的战略全局出发,于1983年底作出了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重大决策,逐步开展了三线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布局调整。1983年12月初,国务院成立了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西部八省一市相继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陕西省于1984年9月30日成立了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领导小组,下设三线调整办公室,领导陕西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作为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重点地区,陕西省从“七五”到“九五”期间,经国家批准并实施调整的项目有40个,占全国三线调迁项目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总投资25.84亿元,搬迁职工7万余人。“七五”期间,陕西三线调迁主要是解决钻山太深,布局过于分散,险情严重、生存困难的“三类企业”的问题,其中列入国家计划的调迁项目19个,实际实施项目16个。其中有些撤销建制,就地转产;有些整体或部分搬迁到城市。“八五”期间,三线企业主要进行以脱险搬迁为主的布局调整,重点解决一些险情严重的三线单位迁建问题,陕西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共有15个,分别享受国家“双给”(给资金,给政策)或“单给”的政策优惠。“九五”期间,三线调迁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重点解决“八五”续建、收尾和完善问题,同时调迁少数在原地生存困难、非搬不可的项目,陕西共有12个国家计划的调迁项目。“九五”期间调迁项目的特点一是国家资本金比例有所提高;二是一些中央项目与国家重点型号工程合并建设,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十五”期间,国家继续实行对三线企业的扶持政策,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的项目,企业只享受增值税超基数返还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线调整改造,对发挥三线企业作用,增强我国国防实力,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稳定人才队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搬迁到大中城市周围的三线企业摆脱了自然环境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制约,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合理布局,成为城市新的经济亮点。地理位置的变迁,也进一步避免了人才流失,较好地保存了国防科技人才队伍。大批三线企业搬迁到西安后,形成了西安电子工业园区、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兵器科技产业基地等专业技术园区,提升了西安的国防经济实力,为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调迁企业的生产经营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改革脱困和改组改制。

二、三线建设夯实了陕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和有关部门在陕西安排的建设项目多达400余个,十余年间全省累计投资126.5亿。1970年至1973年的大规模建设高峰时期,国家在陕西每年的平均投资高达18.8亿元。通过三线建设,陕西的工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农业基础条件得到空前改善,交通运输取得了重大成绩,科学技术水平大为提升,夯实了陕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

(一)三线建设改善了陕西基础设施

为了尽快适应备战和工农业发展的需要,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陕西的交通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巨资,大力发展,其中尤以铁路建设为重。1964年,陕西省境内铁路正线里程为918.1公里,营业里程840.3公里,电气化铁路90.4公里,至1979年,全省铁路正线里程为2192.4公里,营业里程1472.1公里,电气化铁路599.1公里,分别比1964年增加1.39倍、0.75倍和5.63倍。全省累计铁路投资33.1 亿元。这一时期建成的铁路线路主要有:襄渝铁路陕西段、阳安线(阳平关一安康)、西韩线(西安一韩城)、梅七线(梅家坪一七里镇)、西宝复线(西安一宝鸡)等。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抵重庆,横贯鄂、陕、川、渝三省一区,是一条联通了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全长915.6公里。襄渝铁路中段在陕西安康与阳安铁路相通,在陕西境内经过紫阳、安康、旬阳、白河,长264公里,是襄渝铁路建设工程中地质情况最复杂、施工难度最艰巨的工段,自1969年12月开工建设。经过3年的艰苦会战,襄渝铁路陕西段的工程施工于1973年10月19日铺轨到达棕溪,至此与襄渝铁路全线贯通。但由于地质地形复杂,铺轨后病害点不断出现,故一直在进行收尾配套和病害工程整治工作,直到1978年6月才投入临时运营。1980年安康至襄樊段实现了牵引动力电气化,1981年7月1日正式营运。

阳安铁路西起阳平关,东至安康县城,全长358公里,总投资8.12亿元,是三线建设时期陕西铁路的重点建设项目。1969年底开始建设,于1972年10月完成了全线铺轨工程,1976年9月全线交付营运,1978年实现电气化,是继宝成铁路之后,我国的第二条电气化铁路。阳安铁路的通车,对于加强陕西关中和陕南的交通联系,开发陕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陕南地区的三线建设进程,对陕南乃至陕西的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西韩铁路南起西安市阎良区,经富平、蒲城、大荔、澄城、合阳至韩城禹门口,全长209.6公里,总投资1.96亿元。自1958年4月开工修建,1962年停工,1970年复工修建,1975年2月建成交付营运。它的建成对于开发渭北煤田东部资源,加快渭北地区工农业建设起了重要作用。

梅七铁路是铜川市境内梅家坪到七里镇的一条线路,全长124公里,1969年12月开始兴建,1984年12月建成,投资3.216亿元,是一条连接铜川市各重点工矿区的交通干线。

除了铁路建设,公路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修通了西万(西安一四川万源)、周洋(周至一洋县)、兰宜(兰州一宜川)等3条公路,陕西各地市县也修建了不少公路线。从1966年到1975年的10年间,全省公路建设投资达6.4亿元。到1979 年,陕西全省公路里程达到33689公里,比1964年的13583公里增长1.48倍。

邮电通信是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三线内迁和新建厂矿的需要,国家投入了很大的资金陆续设置了重点厂矿的邮电支局,配套建设了专用通信网络。在此时期,西安火车站邮政枢纽工程开始筹建,增加了邮运车辆,增强了邮运能力。为了提高三线企事业单位的通信能力,1969年10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建设陕西至四川的微波通信,即205微波工程。到1973年,202(北京—西安)、205、207(西安—襄樊)、216(西安—兰州—西宁)、219(西安—延安)等5条微波干线在陕西省境内的微波电路1213.5公里和23个微波站的土建及138部微波收发讯机及附属设备安装工程已经建成。宝鸡—平凉、安康—万县的省际明线12路载波工程,西安一石泉的明线载波通信工程架设完成,增强了国内长途通信能力。省内长途通信建设主要加强了地区到所辖县和县间的通信网建设,新建和扩建了大中城市市内自动电话,同时重点解决了农村电话线路方面存在的县到农村交换点中继线少的问题。此外,国家还在陕西建造了一座大型短波国际电台,建设了一些小三线通信网,并将这些战备设施纳入平时通信网使用。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邮电事业得到了发展。

(二)三线建设促进了陕西工业建设

1949年以前,陕西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最大的工业部门是纺织工业,而且机器陈旧,效率很低,别的工业只有一些旧式手工工业作坊。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建设,陕西工业的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由于原来基础差、工业门类不齐全、生产的规模和能力有限,因此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 上成为陕西工业由点到面扩展的推动力,使“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工业资源过分集中在关中的城市工业格局,向陕南地区拓展。经过建设,陕西基本形成了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部门,拥有一批雄厚的生产技术装备。大批工厂和科研院所的内迁,提高了陕西科学技术 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给相对封闭落后的陕西带 来了文化和文明。由于国家的大量投资、沿海地 区工矿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内迁,陕西出现了一批 生产能力强、产品品质高、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重 要地位的品牌企业,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

能源工业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陕西中部渭河北塬,从彬县经淳化、耀县,到铜川、白水、蒲城、澄城、合阳、韩城,东西沿展200余公里,南北宽10至20公里的地带,煤炭储量丰富,素有“渭北黑腰带”之称。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和地方加大了对渭北韩城、澄合、蒲白等煤田建设的投资。从1970年到1985年,累计投资21.02亿元,新建和改扩建矿井21对,新增原煤年产能力1212万吨。建成洗煤厂2座,年入洗原煤能力120万吨。到1985年,渭北煤炭基地固定资产投资达16亿元,拥有各种设备7万台(架),职工10.8 万人,工程技术人员2200多人,建成矿井33对,生产能力1834万吨。韩城矿务局的桑树坪煤矿是我国第一座设计能力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煤矿,相应建成投产了煤机厂、水泥厂、砖瓦厂、火药厂及铁路专用线、公路、供水、输变电、通信等配套工程。同期,还投资新建了崔家沟煤矿和黄陵巷村煤矿,分别形成了年产原煤150万吨和90万吨的生产能力。

国家对三线地区的电力工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1966年到1979年间,陕西先后建成秦岭(一期)、韩城、渭河、略阳等4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和石泉、石门两个水力发电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2.5万千瓦。发电量从 1966年的18.3亿千瓦小时增长到1979年的 71.3亿千瓦小时,增长2.89倍。秦岭发电厂坐落在陕西渭南华阴县华山脚下,设计装机容量105万千瓦,一期工程65万千瓦,是陕西当时单机容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超高压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也是这一时期陕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975 年7月建成投产的石泉水力发电厂,是全省梯级开发汉江水力资源的第一个大型项目。电厂的拦水坝高65米,水库库容4.7亿立方米,装机3台,容量13.5万千瓦,年发电量6.5亿度。建成投产后,其在陕西电网中发挥着调峰、调频和事故备水的重大作用,对于改变陕西电力工业的布局,增强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电力运行的灵活性、稳定性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发电能力的迅速增长,相应建设了一批输变电工程。1972年6月,330千伏刘天关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这条线路西起甘肃刘家峡水电站,东至陕西关中眉县汤峪,是我国当时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己施工的第一条330千伏超高压跨省送电线路。线路全长534公里,陕西境内168.4公里,设计输送容量42万千瓦,是国内这一时期距离最长、电压最高、输电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也是中国电力工业开始向超高压、远距离、大容量传输发展的里程碑式工程。它的建成将陕西、甘肃、青海电网连接在一起,形成陕甘青电网,互调余缺,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建成了石泉—西安枣园的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线路全长300公里,沿线设有洋县变电站、周至开关站和枣园变电站等相应的配套变电工程,它连通了陕西省的南北电网,将石泉水电厂的电能输送到了关中,促进了关中地区工农业的发展。1970年底,陕西全省发电装机容量49.70万千瓦,为1960年的1.35倍;1980年,全省装机容量143.07万千瓦,比1970年增加1.88倍。

这一时期,陕西石油勘探步伐加快。1970年11月,兰州军区组成了陕甘宁石油勘探指挥部,在陕甘宁盆地展开了“石油会战”,从各有关方面抽调的5万多人在陕甘宁盆地南部陕北吴旗、志丹和洛河、葫芦河两地区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域开展了大面积勘测探查,发现油田并很快打出了油井。到1976年,查明的油田面积有193平方公里,获得石油储量8800万吨,天然气储量9.8亿立方米。延长油矿扩建了延长、永坪两个老油田,新建了甘谷驿油田,1976年原油产量达到3万吨。长庆油田一分部建成的吴旗油田和直罗油田,采油能力各为5万吨。全省有延长、永坪、吴旗、直罗四个小炼油厂,炼油能力15万吨。长庆油田的建成,缓解了我国石油生产东油西调的紧张局面。

三线建设是以战备为中心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国防科技工业是重点投资建设对象。在“一五”“二五”计划时期,国家就在陕西投资兴建了一批国防科技工业重点企事业单位。三线建设开始后,陕西的国防工业成为建设重点。从1964年到1979年间,国家在陕西投资29.92亿元,在汉中、安康、宝鸡、商洛等地区和关中沿山地带建设了国防科技工业项目117个,其中生产企业60个,研究所26个,院、校、队、站、库31个,及航空、航天、电子、兵器、核工业等工业门类。此外还规划建设了地方军工厂。这些项目中有生产企业,有科研院所,它们的建成使陕西的国防科技工业从科研、设计、试制、生产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配套体系,这些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研制出了多项先进核术,在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陕西航空工业从“一五”计划开始建设,到“二五”已初具规模。三线建设开始后,除了继续完善、加强以西安为中心的航空科研工业体系外,我国又在陕西投资建成了大型运输机生产基地和飞机试验试飞中心,先后建成投产的大中项目有30多个。形成了包括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轴机和专业化组件部件制造、航空教育科学研究等在内的航空工业基地,拥有了比较完整的科研试验手段和实力较强的科研、设计和生产力量。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是重点企业,它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设,经过三线建设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的专业企业,为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1970年至1980年投资6亿多元在汉中建设的O一二基地,主要生产军用运输机,是我国大型运输飞机制造企业。它的建成改善了中国航空工业布局,促进了陕西汉中区工业交通、文化事业的发展。

1961年,在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的统一领导下,经过选点,将陕西列为航天工业三线建设的重要地区。1965年,国家确定在陕西省建设航天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在蓝田、凤县、临潼、长安、户县、西安等先后建设O六三、O六七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已建成了以研究、生产液体和固体发动机为主体、包括卫星专用电子设备、卫星地面测控计算中心、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在内的配套航天科研生产体系,或为我国航天工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1966年至1976年,国家先后在陕西宝鸡、凤县、眉县、略阳、商洛、渭南和铜川等地建设了28个电子工业研究所和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其中工厂15个,研究所7个,其他事业单位6个、加上地方投资建设的30多个小型电子工业企业,基本上形成了从元件、器件、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到整机生产的完整体系。其在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了精密测量、大型雷达天线、高频电真空技术等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制,基本实现了国家在陕西建立电子工业基地的设想。

三线建设时期陕西核工业发展迅速,自1966年开始,铀矿地质队伍大量调入陕西,核专用设备和核仪器工厂迅速建立,核燃料及燃料元件、轻材料厂动工兴建,形成和具备了较为系统的核原料地质勘探、矿山开采、核工业控制设备、测试仪表、高压容器的研制和生产能力,为我国进行核弹、洲际导弹、水下潜艇导弹的试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5年,陕西兵器工业按照改善布局、扩大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水平的原则作了规划,新建和迁入了11个兵器工业企事业单位,包括专业研究所、试验场、制造厂等,基本建设投资近亿元。其专业涉及光学仪器制造、兵器制导技术、火控雷达等,使陕西具备了从研究到设计、试制、生产各种常规兵器的能力,成为我国兵器工业的重要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陕西拥有了较为齐全的国防科技工业门类,到1980年,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46亿元,较之1964年增长了2.8倍,成为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

三线地区机械工业的建设,是按照既能为军事工业配套,又能为国民经济提供重要装备的原则进行规划的。从1965年至1980年,国家累计在陕西投资11.91亿元用于机械工业基本建设。其中1966年至1975年10年间,陕西省机械工业系统共建成大中小项56个,完成总投资88115万元,占全国机械工业同期总投资额的7.7%,居全国第三位,新建了陕西汽车制造厂、陕西压延设备厂、陕西汽车齿轮厂、陕西鼓风机厂、黄河工程机械厂、汉江油泵油嘴厂、汉江机床厂、汉川机床厂、汉江工具厂等。陕西汽车制造厂于1968 年6月在陕西岐山县开始筹建,1977年12月建成正式投产,主要生产军用工程抢险车、导弹运输车和发射车、火箭炮车、雷达车、越野加油车等汽车底盘军车产品。20世纪80年代,陕汽厂纳入国家三线调整计划,进行了资产重组,现拥有员工3.5万人,资产总额292亿元,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制造型企业。陕西汽车齿轮厂于1968年在岐山县筹建,1970年部分投产,1976年正式交付使用,是当时国家规模最大的汽车齿轮生产专业工厂之一。1984年进行布局调整,后又纳入国家三线调整计划,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型越野汽车、载重汽车、各种抢险车上,成为中国齿轮工业的领航者和排头兵。

三线建设开始后,国家对冶金工业进行了重点投资。在陕西新建了略阳钢铁厂、陕西焦化厂、西安焦化厂、西北耐火材料厂、陕西精密合金厂等冶金企业,并对原有的企业进行了改造完善。陕西钢厂和西北耐火材料厂被列为全国重点钢铁企业。1966年至1980年间,全省冶金系统基本建设投资达64183万元。

1964年,陕西全省冶金工业总产值为904.7万元、其中钢铁工业产值114.00万元,冶金机械工业产值790.70万元;到1979年,全省冶金工业总产值为23313.4万元,钢铁工业产值19557.10万元,冶金机械工业产值 3476.10万元,比 1964年分别增长23.67倍、170.55倍和3.74倍。陕西冶金工业的特钢生产、耐火材料生产以及冶金机械修造能力,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为我国的电子、宇航、军工等部门和尖端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在陕西投资兴建了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西北金属研究院、金堆城钼业公司、西北半导体材料厂、华山有色冶金机械厂等大型企业。其中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是以生产加工钛材为主的稀有金属加工厂。工厂1965  年动工兴建,1975年建成。到1985年,累计投资2.53亿元,占地1429亩,建筑面积40.24万平方米,拥有设备1848台(套)、仪器451台(套),设备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投产以来,工厂生产的钛、锆、钨、钼、钽、铌、铼、钒、金、银、铱、钯等稀有色金属、贵金属和超导体加工材,在氢弹、导弹、核潜艇、卫星、飞机制造、氯碱、制盐、冶金、化工、纺织、医药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为我国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金堆城钼矿床储量大,并伴生硫、铜、铼、硒等多种有价元素,国家于1966年开始投资建设,是同期建成的我国最大的钼业生产基地和研究中心。1968年投资建设的西北半导体材料厂,是国家为解决对半导体硅材料的需求在陕西华县投资建设的,主要生产多晶硅、单晶硅、进行硅片加工等,它的建成为西北地区的电子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三线建设促进了陕西城镇建设

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原则,决定了项目布点远离大中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大批工厂和科研院所的内迁,不仅提高了陕西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也给相对封闭落后的陕西带来了文化和文明,项目建设所到之处得到了发展机遇,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繁荣。随着大批资金、工业设施的投入,铁路、公路、邮路不停延伸开辟,矿产资源不断开发,陕西一些历史悠久的城镇被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现代化的工业科技都市和交通枢纽,同时形成了一批新型工业城市。

宝鸡市是陕西第二大城市,是连接西南、中原、西北地区重要节点的交通枢纽,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这里交会。三线建设期间,国家投资11.8亿元,在宝鸡建成了航天、电子、兵器、机械和有色金属工业等21个企事业单位。航天工业形成了科研、生产、试验的完整体系,成为航天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电子工业拥有从元器件、仪器仪表到整机生产的配套体系;有色金属工业方面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钛材加工企业。

汉中市是陕西南部的最大城市和商品集散地。三线建设期间,汉中成为国家的重点建设地区,从1964年到1975年,先后建成了阳安铁路、周城公路,改建了西万公路,建设了航空工业、核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建材工业、电力工业等比较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70年,汉中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到20亿,占陕西省基建总投资的50%,共安排项目62个,建成中央、省级84个项目,其中大中型项目62个(不含地方工业项目),总投资53.1亿元。1966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投资1.2亿元,在汉中建立了4个机床、工具企业,生产精密磨床和大型复杂刀具、量具等产品。20世纪70年代初,国家又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以生产军用运输机为主、拥有23个企事业单位的航空工业基地。到1985年,这些三线建设项目的工业产值,占汉中市工业总产值的68.4%。

新中国成立前,铜川的经济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扩建铜川煤矿是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煤矿的建设带动了铜川的城市建设,铁路、公路建设的进一步改善,更加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到1985年,铜川煤矿产煤达1092万吨,并在此新建了9个机械、电子、航空、兵器等各类企事业单位,铜川形成了以煤炭、建材、冶金工业为骨干的产业群体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城市规模扩大。

(四)三线建设提升了陕西科学技术水平,促进了陕西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三线建设时期,陕西新建工业、医药卫生、基础科学等研究所20个,先后完成科研项目数千百个。其中四线三辊蒲壁管材冷轧机、二十辊可逆蒲带材冷轧机、微型气体回热式制冷机、33万伏超高压输变电设备、一千安培大功率可控硅元件、5000米石油钻机等,属全国首创。围绕着渭北煤炭基地生产建设,国家先后在西安、渭南等地建立了一批地质勘探、设计、施工、煤机制造和科研教育等单位,其中包括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陕西煤炭建设公司、陕西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煤炭部西安航测遥感公司、西安矿业学院等。在农业技术方面,在继续扩大发展原有的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省林业研究所、省棉花研究所、省果树研究所、省蚕桑研究所的同时,新建了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水产研究所,全省各地、市、县普遍建立了农业科学试验站,开展了农林作物良种选育、畜禽良种繁殖、水土保持、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沙漠造林、秦巴山区林副特产试验、高效低毒农药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具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有12项成果参加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展览。

三线建设对陕西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时,时至今日,三线各企事业单位仍然在陕西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建设、八九十年代的调整改造后,航天六院、四院、五院西安分院、西安骊山微电子等一批国防高科技企业厂所,在陕西落脚生根,奠定了陕西航空航天、电子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使得陕西在国家航空航天事业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三线企业调整中,大量项目调迁至西安,逐步发展形成了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航天科技产业基地、电子工业园区等独具特色的技术区域,在城市硬件和科技软件方面均有飞速发展,为西安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五)三线建设为陕西留下了的丰富的工业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线建设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构建了现代工业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内陆腹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以“备战”为动因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在“靠山、分散、隐蔽”的建设方针下,在选择确定项目地址时,许多项目都安排在远离市镇的偏远山区地带。“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把数以百万计的优秀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在了三线地区的深山密林和大漠荒原,用青春、汗水、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共和国建设史上的辉煌一页。三线建设者足迹所到之处,都为当地留下了独具特殊影响的现代工业文明旧址。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工业企业,有的至今仍然在当地发挥着支柱产业的作用。同时,还有更多的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工业企业随着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迁移到了城市,被遗留空置的厂房和生活区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荣光。三线工业企业旧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变旧中国落后面貌的重要历史见证,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陕西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在陕西布局的110多项重点项目,建成的152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也使陕西成为三线建设旧址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把陕西的三线建设旧址保护好、开发利用好,对于促进陕西现代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建设史上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到1980年底,国家在三线地区建成了868个企业和研究机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一半,形成固定资产原值231 亿元,大大改变了我国工业的布局。同时,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三线企业“依山傍水扎大营",大都建设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尤其是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广大山区,有的甚至是在不通水电道路的不毛之地。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广大工人、干部、科技人员、解放军官兵和民工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