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亟待开展“三线建设学” 学科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1-31 来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阅读次数:

 

张鸿春 刘胜利

摘要:随着2018年10月“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被中宣部纳入国家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三线建设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取得了历史突破。如何深度挖掘和探究三线建设的国家战略选择、建设成就及时代影响,尤其是探索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文化新动能,开展“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全面论述了“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具体研究内容、规程设计等,指向明确,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

引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涉及面 广、交学科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学科必须 注意学科系统性、专业性和学科性。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 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习近平指出:“下一步,要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二是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三是要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四是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五是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

三线建设结束以来,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意识形态领域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仍然艰巨。解决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对“前三十年”的建设成就尤其中国共产党摈弃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进行三线建设所走过的道路进行研究,从而找到中国道路的连续性,提升全民族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服务。三线建设已成为一段历史,三线建设历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扬光大的结晶,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内三线建设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成开馆,三线建设文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三线建设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构建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应该成为三线建设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并放在各项研究活动的优先位置考虑,以确保三线建设学学科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部署组织展开的。在1964年至1980年的十七年间,国家在三线地区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投入了2052.68亿元巨资(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39.01%,超过1953年至1964年全国全民企业基建投资的总和),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建起1100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当年的三线建设者们,克服了难以计数的困难,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宝贵的生命,在中华大地上谱写出一幅宏大壮丽的图景和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由此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已被中宣部公布为国家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道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可,并成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气势恢宏、波澜壮阔,造就了当代中国产业工人,影响了数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前无古人的伟大经济建设活动,离我们渐行渐远。很长一段时间,对于三线建设是保密的,我们的主流媒体对其没有介绍,没有反映,没有表现,也没有宣传,80后、90后、00后不知道中国大地上还发生过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近年来,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作家王春才先生,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陈东林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郑友贵研究员及经济研究室的学者们,以及军事科学院军事史研究所所长郭志刚大校,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等知名学者、专家、和三线建设亲历者们对三线建设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尤其是在对三线建设文化特征和文化主流进行学术性定位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经过不断的交流与碰撞,逐步形成了共识,将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定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流文化。三线建设历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为了对三线建设进行全面、深入和系统性的研究,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攀枝花市共同发起,组建和成立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正式开始了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国军事科学院、全国各有关大专院校和社科机构、当年三线建设主战场的13个省区有关部门和有关市(州)、原三线建设企业和参加过三线建设的老同志的积极响应和倾力支持。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三线建设研究将从过去的学者个人的单打独斗或某个机构的“游击作战”,到集团式的大兵团正规作战的开始。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将从过去的以点代面,以局部表现整体的研究状态,走向全面的、完整的、无死角的研究。因此,三线建设研究迫切需要真正地成为一门学科,逐步形成完备、严整的学科体系,以使三线建设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一、为什么要构建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

什么是学科体系?按照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知名学者钱乘旦先生的说法,体系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理解和解释系统,它决定历史学家选用哪些素材来编织他对历史的陈述,体系制约着对历史的解读,同时将散乱的历史细节组合成整体。没有体系的历史学充其量只能是知识的堆积,其中堆积的知识越多,内容就越破碎。建立体系就是自觉地运用历史学家“视野的意识”,通过它来选择史料,重现历史;而建立体系就是建立判断的标准,确定历史重要性的依据;建立体系也意味着对某些基本的历史理论问题进行解答;就整个历史学科而言,都存在着有体系还是没有体系,要体系还是不要体系的问题。任何历史学有体系就能做到条分缕析,没有体系就会变得庞杂无章。由此可见建立学科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是任何一门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学科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它既是学术分类的名称,又是教学科目设置的基础。它包含三个要素:一、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二、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人员和设施。而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则是这门学科能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的根本所在。由于学科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非实用性特点,在实践中,人们存在着对学科理论体系的忽略和漠视,其结果往往导致学科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它的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

(二)三线建设自身的复杂性需要深入开展学科理论体系研究

三线建设文化作为一种当代历史文化,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它蕴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历史及其演进过程。三线建设历史的短暂性,消失的快速性,认知的多重性,使得我们对三线建设的研究需要有紧迫性,要不断地透过历史的尘埃,去探索,去复原,去辨别。与此同时,由于三线建设这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大革命”这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合,而且两者都是前无古人的,这就使三线建设文化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和互相渗透性,加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和经济的高度融合,三线建设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定位,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参照坐标。三线建设的老领导、直接指挥者钱敏同志说:“对三线建设历来有争议,毛主席在世时不敢争,毛主席去世以后争得很厉害。”这样的情形,使得我们对三线建设文化的自身定位和自我识别存在着非同一般的难度。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中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透过现象看本质,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做起,认认真真地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做起。

(三)三线建设学学科建设的迫切性需要加快开展学科理论体系研究

三线建设文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我们对三线建设文化进行综合考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他的精神价值,对它的研究不是一项单纯的、简单的实用性研究,而是一项有关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研究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去开展研究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完成“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形成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三线建设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初步构想

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特色非常鲜明的综合性学科,在它的构建初期,应该按照“尊重历史、面向全国、抓好实例、突出重点”的原则,以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为经纬,以解剖实例为突破口,着重做好以下几个子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

(一)三线建设史学研究

一切史学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历史;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重视历史的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从根本上讲,三线建设学是一门历史痕迹非常突出的学科。

三线建设的人文历史是三线建设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我们要按照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原会长钱海皓将军的殷切期望 “秉笔写史,沥血著书,是所有文化学者的高尚追求。”做好三线建设的史学研究。近年来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上海大学历史系、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遵义市人民政府、六盘水市人民政府、襄阳市人民政府先后主办了三线建设史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就三线建设的战略、过程、区域性差异、历史评价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些研讨会为三线建设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钱敏同志、王春才同志以及陈祖涛、廖蓝蕾、田姝、余朝林、王逢武、任壁初、刘森、张龙同、刘义昌、沈世平、杨璞、管谟贤、骆文富、潘惠良、张惠儒、曹国祥、祁远明、孙晓筠、杨金志、万一、刘元旭等同志在自己的回忆文章和调查报告中,对三线建设那段历史都有大量真实的记述。要进一步全面做好这项研究,主要应该从以下范围入手:

1.三线建设历史的基本脉络及表现研究,主要是从纵向的角度,厘清三线建设的基本情况,掌握三线建设的基本流向和演进过程,形成三线建设编年史。

2.三线建设的个案研究,主要是从横向的角度,深入分析和研究三线建设的基本表现和个性特征,形成三线建设断代史。

3.各个建设领域的三线建设子学科的史学研究,主要是从行业的角度,掌握三线建设文化的深度内涵,扩充三线建设学科体系,形成三线建设专业史。

4.13个省区特定区域三线建设现象及其特征研究,主要是从特定典型研究的角度,集中研究国内相关省市三线建设现象,形成三线建设地方史。

5.三线建设各主要市州三线建设的史学研究,形成重点三线建设史

6.攀枝花三线建设典型特征研究,主要是深入研究攀枝花三线建设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性,形成攀枝花三线建设典型个案史。

(二)三线建设经济学研究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三线建设是一场大规模经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前奏,它对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三线建设要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从而对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找到借鉴,找到对接的途径,这方面陈东林、郑有贵、段娟等学者已有很大的建树。作为学科建设应当在他们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如下范围的深入研究:

1.三线建设前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研究。

2.三线建设结束时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研究。

3.三线建设前和三线建设结束时三线建设地区经济状况的比较研究。

4.三线建设对我国产业结构布局改变情况的研究。

5.三线建设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改变情况的研究。

6.三线建设对三线建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改变情况的研究。

(三)三线建设行政学研究

行政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上层建筑。行政学主要研究公共组织和公共管理。行政学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是发现行政活动的规律,提高行政活动的效率。三线建设是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了适应这场经济建设,中央和各省区都成立了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并在三线建设重点地区进行了相应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区划的调整,这种调整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建设,也对今后的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研究的主要范围是:

1.三线建设时期中央和各省区管理三线建设的机构设置情况的研究。

2.三线建设时期新组建的管理机构、部队情况的研究。

3.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建设地区行政管理的状况研究。

4.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建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状况研究。

5.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建设地区行政管理与现在行政管理的比较研究。

6.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建设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对后世的影响状况研究。

(四)三线建设与“文化大革命”关系的研究

三线建设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合造成了对三线建设不科学的历史评价,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三线建设研究的正常进行。对此的研究范围主要是:

1.三线建设起止时间的研究,“文化大革命”起止时间的研究,二者的不同时间和相同时间的研究。

2.三线建设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情况的研究。

3.决策层对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态度的研究。

4.三线建设者对“文化大革命”态度的研究。

5.三线建设地区个案“文化大革命”影响的研究。

6.三线建设减轻“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破坏的研究。

(五)三线建设人文地理学研究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或各种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与组织结构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互动过程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特别研究人地关联系统和人与空间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在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很多我们以为已经成为历史的人和事,其实一直都还是存在着的现实。”学者孙晓筠在《17年大移民——三线调查报告》的开头语中如是说。三线建设是一种人类在自身演进过程中,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空间地理活动,这种活动看似过去,实际还存在着。三线建设人文地理学研究就是对不同的时间、空间的差异比较,以及对现实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后世提供一种借鉴。做好三线建设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范围应当是:

1.三线建设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

2.三线建设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特征比较研究。

3.三线建设者迁徙原因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研究。

4.三线建设者迁徙原发地和到达目的地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研究。

5.三线建设时期大规模人口迁徙对迁徙目的地与原发地人口结构影响的研究。

6.三线建设时期建设者大规模人口迁徙对国家、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

7.三线建设时期特定的迁徙原因及其特征的综合研究。

8.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攀枝花市对金沙江流域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

(六)三线建设民族学研究

民族学是以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包括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及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各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它以民族作为整体来研究。三线建设者主要是从中国东部汉族聚居地区向中国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多民族杂居区迁徙。在三线建设研究中,必须把三线建设的民族学研究作为三线建设研究一个方向来考量,研究的主要范围是:

1.三线建设实施之前迁徙目的地民族构成研究。

2.三线建设对原住民族生态的改变及影响研究。

3.三线建设实施进程中迁入者与原住民之间的互动研究。

4.在三线建设影响下各原住民的演变过程及现状研究。

5.三线建设者迁入目的地以后自身演变过程及现状研究。

6.三线建设文化在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对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研究。

7.三线建设人口迁徙对国家民族状况改变的情况研究。

8.因三线建设而诞生的攀枝花市对金沙江流域民族文化生态的影响研究。

(七)三线建设民俗学研究

民俗就是一定人群在特定时空中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情感。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看得见的民俗行为,二是看不见的民俗内涵,这种内涵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愿望。民俗是文化最鲜活的外在体现,三线建设理论研究,要深入到历史的、现实的民俗现象中去,从而获得丰富的三线建设民俗资料,使我们的研究不至于干巴巴的缺乏人文关怀。在三线建设研究中,要把三线建设民俗学研究作为对三线建设者精神风貌客观展现的重点,在突出个性上下功夫,主要范围是:

1.三线建设区域文化群落中的民俗特征及规律研究。

2.特定三线建设文化个案特征研究。

3.三线建设文化个案的饮食习俗研究。

4.三线建设区域的语言(方言)特征研究。

5.不同地区三线建设文化个案之间的民俗特征比较研究。

6.三线建设对建设区域的文化心理影响的研究。

(八)三线建设文艺学研究

文学艺术是文化生成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源头,也是文化繁荣和文化传承、转化的重要途径,而文艺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文艺学是文学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学艺术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艺术实践以指导。在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中,三线建设文艺学的研究,要在掌握和整理三线建设时期文学艺术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研究活动,为三线建设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人文动力。其主要范围是:

1.三线建设文艺史学研究。

2.三线建设文学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

3.三线建设音乐收集整理与研究。

4.三线建设美术收集整理与研究。

5.三线建设民间工艺收集整理与研究。

6.三线建设作家作品研究。

7.三线建设艺术家作品研究。

8.三线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研究。

(九)三线建设文物研究

三线建设是当代中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反映三线建设的方方面面要靠文物说话。文物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文物的特征有两点,一是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二是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对三线建设文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客观的了解那段历史。研究的内容主要是:

1.什么是三线建设文物?通过研究制订出《三线建设文物标准》。

2.三线建设可移动文物研究。

3.三线建设不可移动文物研究。

4.三线建设文物对研究三线建设的作用研究。

5.三线建设文物断代研究。

6.三线建设文物价值评判研究。

三、三线建设学学科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对策

三线建设学的学科建设是三线建设研究的基础和先导。随着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共同参与,着力实施的当务之急。做好三线建设学学科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

(一)建立学科科研项目制

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着非常庞杂的研究领域,为了保证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得以平稳顺利地开展,必须依托一批又一批科研项目来进行分步实施。一是要做好科研项目的总体规划,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综合整个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具体实际,分门别类地做好子学科的科研项目规划,予以循序渐进的实施。二是扎实开展具体的项目实施,通过投入专题项目科研基金、成立课题研究专家小组、确定学科带头人、实施特定科研项目招标等方式,每年确定若干既定的科研项目,分步实施课题研究。三是形成科研项目考核验收标准,对每一个研究项目进行定质定量定性的考核验收,做到对研究项目的全程跟踪与考核。

(二)建设研究阵地

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要实现常态化,研究阵地的建设首当其冲。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始终紧紧抓住研究阵地建设不放松,通过长期不懈的财力投入,搭建好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的平台。一是建立稳定的研究机构。目前,攀枝花已抢先建成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将逐渐打造成为中国三线建设资料库和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中心。随着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的积极支持下,全国各地三线建设研究者的通力合作,三线建设学理论体系建设将会得以稳步实施。下一步就是要在此基础上,有关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行动起来,开展合作,形成相应的研究机制,把三线建设学真正作为一个学科进行建设,设置研究课题,扎实开展三线建设理论研究。二是建立研究成果展示平台。创办《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专刊,并在中国社科院有关刊物和有关大专院校学报上开设“三线建设研究”专栏,把三线建设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不断向全社会展示。

(三)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三线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要有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三线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在展示与交流中,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与完善。展示与交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一是举办三线建设学理论研讨会,集中展示三线建设学各子学科阶段性研究成果;二是开展三线建设学学术讲座,深入挖掘三线建设学专项研究成果;三是组织专家学者参加学术观摩交流,提高专家学者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水平;四是开办三线建设学理论培训班,展示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培养成熟的研究团队;五是通过组织学科内专家学者开展实地调查等途径,收集整理三线建设学科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夯实基础工作。只有搭建好交流平台,才能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集中展示和交流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形成研究工作与成果展示与交流的良性互动。

(四)建立健全成果评价机制

三线建设学研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板块,要做到对其工作成效的考核评价,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虽然都是“务虚”的工作,同样也需要形成完备的评价机制。一是要建立研究时效评价机制,考核既定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在特定时段的完成进展和效果;二是建立研究创新能力评价机制,考核既定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在相应的学科内的内涵深化、外延拓展诸方面的成效;三是专家学者学术贡献评价机制,考核特定的专家学者个体对三线建设学研究相关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四是整体工作效益评价机制,考核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对经济社会总体的影响、促进、推动的能力和效果。

(五)推进理论成果转化

理论研究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终极目标就是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把取得的成果运用到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使其成为现实社会活动中人们的精神财富。在三线建设学学科理论研究中,一是要注重三线建设学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区域内部公众的共同心理,使其成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二是要注重研究成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参照,使其成为社会和谐的人文关怀动力。

(六)加强学术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建设是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的关键因素,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研究人才队伍,所有的研究工作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三线建设学学科体系建设更是无从谈起。做好三线建设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要通过制定一定的政策措施,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支持、激励机制,使每一个子学科都具备一定数量的研究人才,并注重打造好学科带头人,使其成为三线建设理论研究的中坚力量。还要做好三线建设者研究三线建设的工作,吸引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三线建设亲历者加入到三线建设研究者队伍中来。通过聘请顾问、设立研究基金、开展课题合作等方式,吸引他们参与到三线建设理论研究中来,以提高研究成效,增强研究影响,带动研究。同时要鼓励人才转型。三线建设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三线建设所在地和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了层出不穷的文化人才,开展三线建设文化学理论研究,要充分发挥三线建设所在地和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本土人才的优势,不断吸纳区域内的史学界(含文物部门、党史部门、档案部门、地方史志部门)、文化界、文艺界、经济界、教育界、科技界、行政界、军界等领域的非专业人士加入到三线建设研究领域来,实施学科交,取长补短,学科互动,实现多学科、多领域、全方位研究三线建设的格局。最重要的是大专院校、社科机构要上报教育部,正式将三线建设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公布,各院校和社科机构要培养一批三线建设学导师,并招收一定数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使三线建设学的研究后继有人,持续进行下去。

由于三线建设与三线建设者及其后代的生命、生活、生理、心理、情感、精神、人生观密切相关,三线建设者和他们的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了“三线建设文化的汪洋之中”,研究三线建设不是为研究而研究,作为研究者应当贴近三线建设者及其后裔,关心他们的人生、生命和生活,关心他们的命运遭际,更多倾听他们的悲欢和歌哭,更多对于人本身的体贴和关爱,使我们的研究最终归结为对于“以人为本”理念的张扬。这方面王春才、陈东林、徐有威、张鸿春、刘胜利、李德英、崔海霞等学者已经做出了成功的范例。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考察、分析和阐释,对三线建设这段特殊的历史进行一种学理研究;并对三线建设文化对当代社会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实践的规范和导向,对推动当代文化向更加健全、合理、优化的形态转化的作用和意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三线建设文化对当今文化的本质特征,基本立场和态度的影响上进行研究。唯其如此,我们的三线建设研究才更有意义,更能持久。

结束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已成趋势。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学术交流的不断扩大,西方学术理论和话语体系以各种形式传入我国并产生影响。解决话语体系“西强我弱”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2019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

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为此,笔者认为将中国三线建设学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建设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尽快建成独立的“中国三线建设学”是我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