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工程工业遗产改造的记忆再生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4-02-05 来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阅读次数:

 

丁小珊

近年来,三线工业遗产因其建设年代距今较近,部分厂房、建筑保存状况良好,通过重新规划改造,更容易融入当今社会发展,成为当地新的文化空间和景观风貌,赋予新的社会意义和功能,进而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工信部推出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里有12项属于三线工业遗产。但由于当下一些年轻人对三线建设不了解,网络中亦存在质疑三线建设必要性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不少人甚至用负面眼光看待这段历史。因此,三线工业遗产改造不仅要对原来的老建筑、老厂房进行改造,更重要的是探寻其中孕育的文化和精神将珍贵的遗产及精神普惠后世,从而凸显国家的文化自信、科技自信。可见,三线工业遗产改造重视社会记忆的复现与再生,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816地下核工程以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人工洞体、全球解密的最大核军事工程著称,可谓中国三线建设的典型代表。目前对于816工程工业遗产改造虽然有学者关注,但成果并不丰富。本文在实地调查816工业遗产改造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改造中如何实现记忆的复现与再生。

一、“816”军工小镇概况

816地下核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建于1966年,直至1984年全面停工,工程秘密建设了17年。2002年4月被解密后816核军工洞才得以重见世人。2019年,816地下核工程被评选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项目。816工程工业遗产核心内容不只是核工业洞体,而是包括816工程的配套职工生活区、堆工机械加工厂、烈士陵园等在内的完整区域。值得一提的是,816工程工业遗产从开发伊始,就从空间上实施分区域打造。对于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本着原真性的保护态度,重在突出洞体给人的特殊空间体验,只是用光电、玻璃凸出壮观的核反应堆、核热能及处理等核工业遗产,并未破坏洞体的原真性。

816工程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命名为816军工小镇,改造重点放在配套厂区堆工机械加工厂及麦子坪生活区区域,一期位于堆工机械加工厂旧址。816军工小镇距离核工程洞体8公里,占地200亩,有近50栋建筑、100多台军工设备、数百亩厂区土地,小镇生活区至今仍有3万余名816人居住。该区域拥有较多的特色资源,有山、河、森林,自然地貌丰富多彩,有老厂房、营房、烈士陵墓、职工生活区文化设施等。起伏较大的地形,丰富的建筑类型,各种单层或多层的红砖墙厂房和住宅区形成了复合型文化旅游景观。816军工小镇改造始于2018年,整个小镇改造和运营由民营资本注入运营方式主要依靠市场模式,由文创公司着力打造,项目共分二期规划建设,第一期主要以文教、文旅为主,以弘扬三线精神、家国情怀和工业旅游为主的场景再现;第二期将深入文教、文创项目植入,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建培训基地、中小学研学基地等。未来将会建设成为集主题教育、休闲旅游、创意设计、生态农业等多样业态于一体的文创小镇。目前,以堆工机械加工厂为核心的小镇一期项目开放仅一年时间,就迅速成为重庆网红地,各个年龄段的参观者慕名而来,100余家单位党团活动也选择在此地开展。

二、“816”军工小镇记忆再生效果分析

笔者先后两次前往816军工小镇实地调查,并于2020年10月2日采取现场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重点调查参观者对816核工程的记忆程度、参观816军工小镇后的记忆情况以及对816军工小镇的整体印象。这次调研总共发放调研问卷50份,回收46份。调研问卷总共设计了11个题项,3个类别。

第一个类别是调研人群的基础信息情况(表1)。国庆长假期间,受天气因素影响,游客人数并不算多游客类型主要以家庭出游、情侣出游为主。经过整理,可以看到被调查的816军工小镇参观人群年龄、职业较为多元化。因为816军工小镇开发时间不足一年,所以来此地游玩的参观者仍以本地居民为主,其他省市参观者很少。

              表1 调研人群基础情况

年龄

人数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常住地

人数

18岁以下

2

学生

4

公务员、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

7

重庆市涪陵区

28

18-30岁

11

工人

6

军人

0

重庆其他区

16

30-50岁

21

农民

5

退休人员

8

四川省

2

50岁以上

12

公司

职员

7

自由职业者

9

其他省市

0

第二个类别是对816核工程了解程度参差不齐。有23人在参观前对816核工程有一点了解,有17人不了解,只有6名本地人选择比较了解。在回答什么时候了解816核工程这一问题时,有32人选择大学、工作以后。对816核工程了解渠道显得较为单一,只有互联网、当地流传两种方式。分析出现参观者了解不深刻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816核工程于2010年才正式解密开放,开发时间不长,当地相关部门亦没有高度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外地人知之者甚少;二是816核工程所在地涪陵区白涛镇,直到2020年国庆前后才正式开通高速公路,从重庆主城区到816核工程所在地需开车两个多小时,长期交通不便是影响外界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个类别是参观816军工小镇后的记忆情况。通过问卷整理可以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46位被调查者参观816小镇后一致表示了四个认同。第一46位被调查者均选择前来旅游的目的是休闲放松、了解三线建设文化,参观完816军工小镇后,均表示对三线建设、816核工程有更深刻的理解;第二,46位被调查者在参观后均表示认同816核工程的时代价值;第三46位被调查者在参观后均表示认同816精神包括不畏牺牲、无私奉献、执着理想、艰苦奋斗,忠于祖国、忠于党,勇于创新、自力更生;第四,46位被调查者均认816军工小镇的改造效果,认同816军工小镇有浓厚的三线建设时代文化气息。在回答主观题现在对816核工程最大印象是什么时,被调查者写下了共和国的记忆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震撼永存心中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字句,这充分说明了被调查者在参观816军工小镇后成功实现了记忆的再生。

此外,被调查者选择816军工小镇印象最深刻的场所(多选)时,军工陈列馆被列为印象最深刻之地,46人均选择了军工陈列馆。其他依次为无边际水池、山楂树、星光草坪、星光书院、摄影馆。可见,816军工陈列馆是实现记忆再生的主要载体。

    三、“816”军工小镇的记忆再生路径分析

816军工小镇改造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抓住了三线建设文化内核,高度重视社会记忆的创造性再生816军工小镇的核心打造区域816军工陈列馆群落是承载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设计者紧紧围绕弘扬家国情怀,传承时代记忆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展陈让参观者走进历史,对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赤胆忠诚,当年的建设者为何有如此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

1.有序的线路规划

816军工小镇对记忆场景的再现有着清晰的线路规划。首先,设计者改变并延长陈列馆入口流线,参观者需要经过两次由低到高的空间转折,穿越混凝土时光机,有了更强的洞体空间体验感后,走出来抬头就可看到巨大的三线建设展板图文介绍。展板对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整体情况、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几个部分做出生动形象的介绍,在大量基础数据面前,参观者对当年三线建设的战略价值与意义有了初步认知。

接下来进入陈列馆内部参观。军工陈列馆融合三线精神,对816核工程建设进行了深度展陈。陈列馆以时间轴为线索,分816由来、绝密816、建峰奋斗史三大展区,讲述了816核工程建设经历的急建、缓建、停建三个阶段,以现代设计、动态视频、历史文献、珍贵实物、机械设备等多种形式,浓缩了这段共和国特殊时代的历史,其间穿插了当年建设者的小故事,让参观者体会到三线建设时期,在国家物质条件还不丰富的情况下,工人、干部、技术人员、解放军官兵义无反顾地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了一穷二白之地,这些技术精英和骨干离开城市,天当罗帐地当床,两块石头一口锅,用血肉之躯、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挖出了这个庞大的工程,这样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不可忘记。可贵的是,陈列馆并未在停建后叙述戛然而止,而是继续讲述停建后成立的建峰集团在军转民过程中艰难的创业之路。建峰企业面对国家拨付的捉襟见肘的生活费,没有简单地进行职工遣散,而是从头做起,全厂从开垦荒山、栽茶树、做玩具、糊纸扇、养蚯蚓、种蘑菇、打铁钉中探索创业,当时很多名校毕业的技术人才甚至在业余时间烤面包、卖鸡蛋进行生产自救。经过不懈努力,到1989年底,816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出了16个项目当年实现产值3977万元,基本实现了自己养活自己的目标。到2003年,建峰集团已形成以化肥为龙头,多品种、多行业的经营格局。陈列馆这个板块通过图文展示了让人动容的816两代人可贵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陈列馆参观完毕之后进入的是李杰三线摄影作品展馆。该展馆照片展陈背后讲述了更多平凡建设者不平凡的故事。例如核工程要求建设者要对工程内容绝对保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工程建设者们守在大山深处,任劳任怨,坚守秘密,在山洞工作一辈子,却遵守组织纪律,未在山洞里完整走一遍,直至2010年816核军工洞作为景点对外开放后,他们才前住参观。建设者坚守党规党纪、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由此可见。

走出摄影作品展馆后,映入眼帘的是当年建设者种植的石榴果园和绿草茵茵的草坪,参观者可以在开阔的绿化空间和云舒霞卷、群山远黛的地方消化之前的参观内容,将这段记忆刻入心间。

通过充满仪式感的线路设计,参观者可以深入了解816核工程、三线建设文化,并通过浸润式体验,认同三线精神,知晓家国情怀不只是教科书里的故事,今天的中国仍需我辈接力传承,进而得到精神洗礼。

2.空间场所营造时代意象

记忆的存在依托于场所,场所中的某一建筑、物件、空间特征等总能唤醒场所记忆,给人亲切感、归属感。816军工小镇设计者非常善于用现代设计手法解构老厂建筑,重叙当年故事,重现空间场所记忆,激发参观者对红色年代的记忆。

816军工小镇有三线时期特色建筑40余栋,红砖楼、青砖楼、石头楼建筑造型独特,具有红色时代的建筑印记,本身有较强的观赏价值。816军工小镇改造处处彰显对老建筑的敬畏和尊重在整个改造中,816军工小镇注意将建筑分类型打造。第一类,保留烟囱、水塔等时代符号建筑,尊重旧有建筑,将公共厕所、花坛、工厂食堂等尽可能地保持原貌。这些建筑符号扮演了情感支点的角色,最能唤起生动有力的记忆,具有强烈的年代代入感,让参观者仿佛置身于火红的建设年代。第二类,小尺度空间、功能改造。改造重在原貌基础上使用微更新方式进行局部空间、功能改造,通过小尺度改造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底色,留住建筑本体的底蕴。例如,将曾经的食堂兼礼堂舞台演出厅的石头楼改造为芳华大礼堂,目前这里是党员活动学习基地和国防安全教育基地会场,也是拍摄时代情景剧的绝好之地。第三类,重视原有结构及物件再利用的同时,增加异质元素。例如,曾经的工厂办公楼在保留原本布局的基础上,被改造成星光民宿,民宿保留了办公楼外墙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混凝土预制槽板屋面结构,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扩建了新的玻璃体块,轻盈透亮的玻璃体量与原建筑外立面形成材质对比,两种材质所构成的空间亦形成对比。曾经的仓库改造成的星光书院也是延续这类空间特征并对其适用性再利用原则,在不破坏原空间的同时,植入玻璃、钢结构,满足采光、通风及空间划分要求。在整个改造中,816军工小镇营造出了红色时代记忆的意象,让参观者身在其间获得更好的浸润式红色文化之旅,进而激发对红色年代的美好向往。

3.记的创意表达

第一,注重可视性景观的表达。物质载体被刻写了话语与文化意义,是人们接触和重构社会记忆的实践场所。

816军工陈列馆作为物质载体,成为体验和感知时代记忆的实践场所。设计者收集了大量历史资料和老物件,包括车床和各种工程设备、书籍、照片、衣物、影像资料等,向社会公众展示工程建设者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设置了流金岁月老电影放映区,复原特殊年代时代记忆。设计者借鉴了816洞体最具代表性的隧道元素,陈列馆从入口逼仄的通道开始,让每个人进入了一个可以感受到历史和老建筑在重新叙事的场域空间,身体充分感受逼仄空间中的紧迫感,心灵却在一大片映照天地和自然的无边际水池、一排排充满历史感的机械设备、一张张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工程建设图片、一句句充满时代感的标语中完成洗礼,升起对历史的感动、对和平的珍视、对家国情怀的坚守。

第二,重视核心符号的使用。标语口号报纸条幅等文字符号形式是社会记忆的继承和流传的主要方式。在核心陈列馆区域,处处可见设计者用红黄白三色醒目书写的弘扬家国情怀,传承时代记忆的改造主题。另一个核心符号就是隧道,设计者提取核工程洞体元素,修建了混凝土时光机,还原当年6万名建设者开山凿洞的场景,让参观者在局促的空间里行走,感到身体受限的同时,让816人半个世纪以来的奋斗、执着、悲伤、苦难都在想象中立体了起来,心灵上升起一股对建设者的敬畏之情。至于雷厉风行、永争第一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浪费是可耻的等这些具有年代感的文字符号,在816小镇更是随处可见。816小镇用符号化的形式保存并承载了社会记忆,实现对记忆的复现。

第三,重视非物质化设计表达。景观的创造不仅注重物质空间形态的塑造,同时还要契合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引领社会真善美风尚。816小镇在改造中注重文化与艺术创造的融合,进而调动参观者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同感。816小镇改造并未单纯凸显核军工业主题,更多的是通过艺术创造让时代记忆融入其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小镇拥有书院、草坪元素,草坪上有醒目的816标识既有标示性又让人产生亲切感,设计者在白墙上手写的诗歌也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与众不同的视觉特征,这就营造了一种休闲与轻松的氛围,让现代都市人在其中暂时忘却工作的烦恼、生活的压力。同时,也促使身处和平时代的人们感恩那个时代甘愿牺牲自我、奉献青春的建设者。

第四,注重自然文化互相建构。自然、景观、空间这些地理要素的感知、体验,不仅反映了已有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也对文化有再建构与再生产的作用。816军工小镇尤为重视三线建设文化意象的营造。例如对机械加工厂建筑群的改造,拆掉正对陈列馆中间的厂房,取掉所有墙体,只保留了钢铁骨架,打通了之前闭塞的格局,设计成水池,水池形成天然的镜面,倒映出整个建筑群,和天地、树木、建筑形成独特的天光景象,激发参观陈列馆完毕的参观者思考那一代人从不问值不值得的牺牲精神之于我们的意义。再如星光草坪上的山楂树,这棵已过古稀之年的珍贵山楂树,有着遒劲有力的枝干尽显自然之美之余,被赋予丰富的意义与情感。山楂树象征着纯真、爱情、希望,寄托了816开拓者和继承者渴望守护故乡家园的相同意象。这些意义与情感依恋、认同会对体验自然的实践产生反馈作用,人性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激活年轻人的情感共鸣。通过情感共鸣连接了过去与现在,从而实现价值的认同。

从上述分析可见,816军工小镇改造的特点是始终围绕弘扬家国情怀、传承时代记忆这个三线建设文化内核来改造,通过影像、实物、场景反映出该厂区的原有历史价值,凸出了三线建设文化、工业文化,避免了有无核,遗产的空心化、虚无化的现象。通过景观重塑,时代记忆意象的营造,沟通了过去与现在,将三线工业历史与现代的审美有机结合,引发了参观者情感共鸣,从而实现了文化价值的认同。

四、结语

社会记忆理论认为,社会记忆不是一个简单复制的问题,而是对过去的一种选择性建构,它是一个意义生产的过程,只有通过去粗取精、求同存异才能实现交流互动。其关键在于提取最核心的价值判断,并通过整合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式进行再现。过去的遗产不经过现在便不能走向未来。正是现在的事物改变了过去的事物,并往往会赋予后者以一种形式使它成为未来的事物。社会记忆与人的记忆一样存在遗忘性,有很多珍贵的社会记忆在历史的浪潮中没有传承,最终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因此工业遗产改造如何实现记忆的再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三线工业遗产改造更重要的是探寻其中孕育的文化和精神,将珍贵的遗产及精神普惠后世。816军工小镇改造给三线工业遗产改造的重要启示:一是改造中要重视社会记忆的再生。陈列馆、博物馆等建筑群的改造一定要将吸引物、具体停留点、停留时长等主观判断和核心价值观植入其中,构建态度明确的信息传递方式,最终实现展示的意义,引发参观者的情感共鸣,实现社会记忆的复现与再生;二是三线工业遗产改造中要重视记忆再生创新实践路径。记忆的再生核心是需要唤起人们的社会情感,通过景观叙事、仪式启动、视觉传达,让参观者在时代记忆氛围中获得感知,并产生情感共振,进而实现价值认同,达到记忆再生的目的。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吕建昌在《三线工业遗产概念初探》(《宁夏社会科学》2020年7期)中指出:三线工业遗产是三线建设时期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设的军工企业及配套服务于军工生产的企业留下的工业文化遗存。

相关研究有谢长发、郑志宏的《重庆816三线军工特色小镇建设研究》(《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罗晶的《816星光文旅小镇寻找时代记忆场所,弘扬三线精神文化》(《美与时代》2020年第2期);

陶喜宝的《时代记忆里的816小镇》(《公民导刊》2020年第6期)。

涪陵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涪陵辞典》,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