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05 来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阅读次数:

攀枝花市委党校

攀枝花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英雄之城,三线精神在这里凝练、升华,红色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厚重的底色。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龙头、核心和成功典范,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同全国众多三线建设城市相比,攀枝花具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如何把这些文化资源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高地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2018年,攀枝花市提出打造交通、教育、医疗、信息、文化五大高地,文化议题成功入围,深刻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的文化自觉,同时也标志着攀枝花三线历史文化被上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当前,党和国家对三线历史文化给予了极大关注,攀枝花应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努力将三线文化高地建设作为区域中心型城市建设的必备要件,始终走在三线建设城市的文化前列。

一、攀枝花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支撑攀枝花城市文化构建的顶梁柱

发现城市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是提升城市文化品格、推动城市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城市生活正逐渐成为国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创建宜居、和谐、繁荣、秩序的新型城市文明,是人们的共同愿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武汉、洛阳、开封等历史名城,无一不是文化天堂。作为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为攀枝花留下了大量的工业文化遗存,它们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构成了鲜明的时代印记,蕴含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科学创新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见证着攀枝花的历史与今天,成为攀枝花城市文化的灵魂和底色,是攀枝花城市文化构建最宝贵的财富。离开了它们,攀枝花城市历史文化便是一片苍白,更无从谈起。

(二)是促进攀枝花文旅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对于游客来说,初级阶段是浮光掠影,高级阶段则是精神愉悦和深度体验。国内外旅游发展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游产品就越精粹,旅游吸引力就越强,旅游经济就越发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旅游相互融合,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攀枝花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推动三线文化旅游是攀枝花旅游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攀枝花已系统规划了相关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成功创建为全省唯一以三线建设为主题的五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之一三线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攀枝花应既着眼当前,又谋划长远,抓住用好新形势下的新机遇,以文化高地建设为引领,切实发挥好三线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促进攀枝花文旅融合发展。

(三)是唤醒三线人历史文化乡愁的年夜饭

从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开始,大批三线建设者从东北、华北、华东等东部地开赴攀枝花,他们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在西南边陲安身立命,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一生的中最好的青春年华,最美的人生记忆都留在攀枝花。三线建设结束之后,大量闲置的厂房、职工住宅和部分设备、配套设施成为三线建设最宝贵的物证。它们是回望三线建设历史最直观的素材,记录着三线人最富有激情的奋斗时光和青春梦想,镌刻着昔日火红年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成为三线子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情感基础。近年来,随着大田会议纪念馆”“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等大批工业遗产陆续被开发使用,攀枝花愈来愈成为三线人最深刻的文化乡愁,能否保护和利用这些三线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是凝聚起攀枝花精神的力量源泉,是唤醒攀枝花城市情感记忆的文化标识。

二、攀枝花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SWOT分析

(一)攀枝花三线建设文化高地建设的优势

1.三线文化资源聚集优势。攀枝花的诞生、成长和壮大,与三线建设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攀枝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攀枝花人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更是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的精神高原。攀枝花拥有大批三线工业文化遗产。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地下火力发电厂503地下战备电厂,全国最大的露天钒钛磁铁矿山兰尖铁矿,全国最大的三线建设综合性纪念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决策建设攀枝花的大田会议遗址,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来攀视察攀枝花建设下榻的大渡口十三栋等一批具有代表性、唯一性的重要点位。渡口记忆”“河门口记忆街区正逐步成型,三线文化高地建设具有坚实的资源基础。

2.三线文化品牌创建优势。2015年,攀枝花率先在全国建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字号博物馆。该馆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国共产党党史教育基地”“四川首批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四川十大历史文化地标”“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等,是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主题博物馆。2018年,攀枝花率先在全国成立目前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以三线建设研究和三线精神传承弘扬为培训主题的干部学院。学院坚持特色办院”“质量立院”“合作强院的办学理念正逐步成为弘扬三线精神的培训基地、开展党性锤炼的实践阵地、研究三线文化的学术中心,是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靓丽名片。

3.三线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攀枝花市历届市委、市政府把三线历史作为攀枝花的,把三线精神作为攀枝花的,把三线企业作为攀枝花的,保护传承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弘扬三线精神。大力实施三线文化+融合发展保护利用工程。加强三线文化与农业、旅游、体育、科技、阳光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产品)转化之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助推全市经济发展。近年来,为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大批三线时期老街区、老厂房、红砖房得到保护,渡口记忆三线文化特色街区、河门口三线主题文创小镇等逐步开发,三线主题文化走廊、旅游观光线路得到规划,三线建设文化与阳光康养文化的融合逐步加深,三线文化+产业发展的正逐步形成合力,三线文化正成为攀枝花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三线文化人才创作优势。近年来,攀枝花立足本土研发团队,积极与中国社科院当代研究所、上海大学、四川大学等科研力量结成联盟,以项目为纽带、促进多方协作,搭建开放共享的三线精神与三线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平台;邀请中央各部委领导、全国知名党史、国史和三线文化学者共话三线、畅谈未来,并依托中国知网(CNKI)、维普教育、万方数据、超星集团等机构,多方收集有关三线精神与三线历史文化各类文献资料,先后形成了《中国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攀枝花共识》,编写了《三线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中的攀枝花》《三线风云》等历史专著,联合创办了三线建设主题刊物《三线春秋》参与拍摄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大三线》,弘扬三线精神的大型原创话剧《记忆密码》,讲述三线故事在三线建设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宣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授予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论坛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为把攀枝花建设成为全国性的三线建设研究平台和三线文化研究的大数据库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攀枝花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劣势

1.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由于攀枝花建市历史不长,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全市文化产业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规模经营、整体推进、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不够,动漫、新媒体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总量和规模偏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和市场竞争力不足。从市场主体看,我市大部分文化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规模不大,缺乏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优秀骨干文化企业或文化集团,难以产生集聚效应。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仅为2.2%,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建设区域性文化高地要求相差甚远。

2.文化设施建设滞后。重大文化基础设施和载体平台缺乏,缺乏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大剧院、会展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文化主题公园、文化长廊、文化街区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设施尚未建立,文化体验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特别是由于投入不足,三线建设遗留下来的大批工业文化遗产长期被荒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相关配套设施缺乏,难以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目前因硬件设施不达标等原因,三线建设干部学院尚未纳入全国、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备案目录,学院知名度及影响力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3.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攀枝花远离大城市,地理位置偏僻,缺乏对优秀文化产业人才的吸引力,难以形成优秀人才的洼地效应。加之现有文化企业规模小,体制机制不活,经营管理理念滞后,难以造就出优秀的本土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近年来,攀枝花一方面因缺乏激励机制,对外吸引和引进人才困难,另一方面,本土培养的文化艺术人才外流不少。人才缺失特别是文化产业领军型人才缺少,使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缺乏优秀人才支持。

(三)攀枝花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机遇

1.工业遗产保护盛行。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成立工业考古组织,研究和保护工业遗产。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通过了保护工业遗产的纲领性文件《下塔吉尔宪章》,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标志性事件。2006年5月,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各级文物保护部门推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开展。2007-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工业遗产被列为重要普查对象。一系列文件和指示,为当代工业文化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攀枝花可抓住有利时机,在加强三线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推动三线文化高地建设。

2.红色旅游方兴未艾。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势。目前,现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3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500多家。各地依托红色资源,已初步建成一批具有影响的红色旅游景区,全国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数约有上亿人次,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四川省启动建设首批5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围绕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抗震救灾、三线建设5大红色旅游主题,攀枝花以弘扬三线精神、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为目标成功入围。红色旅游发展为三线文化高地建设既提出了要求,也带来了契机,三线文化高地建设与三线红色旅游正逐渐合二为一。

3.三线文化成为热点。2018年10月,中宣部明确将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一起上升为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广泛进行宣传报道。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国家在四川布局了一大批重要产业和企业,特别是三线建设。这些都是四川发展的宝贵财富。2018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组部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通知》,明确指出各级政府的组织、宣传机构保护利用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项目遗产挖掘有关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作为研修培训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重要载体。这是中央对三线建设的高度肯定,也是传承弘扬三线精神的重大契机。铭记三线建设历史,讴歌三线建设伟业,研究继承发扬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文化,攀枝花义不容辞、责任重大。

(四)攀枝花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挑战

1.省外相关城市竞相争夺三线文化高地。作为三线建设主战场,以云、贵、川为核心的西南三线和陕、甘、宁、青为核心的西北三线,共同构筑了大三线的基本轮廓。这些地区都把三线建设文化作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点。其中,尤以重庆、贵州最为显著。重庆作为西南三线建设的重心,产生了晋林机械厂、816地下核工程等一大批三线文化资源,重庆市委三届十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文化强市9条,明确提出建设重庆市文化高地目标。贵州六盘水安顺、遵义、都匀等城市,精心谋划,打造三线建设者及其后裔的难忘故乡;持续举办三线建设节日和活动;缔结三线建设新兴城市与全国各地密切联系的新纽带;积极推动三线建设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构建三线建设文化品牌的利用高地,抢夺三线建设相关历史资料、文物资源,抢做三线建设干部学院牌子,争先在中组部备案,攀枝花三线建设高地面临严峻外部压力。

2.省内相关市州竞相发掘三线文化资源。全省除甘孜、阿坝外的其余19个市(州)都涉及三线建设工作。目前,德阳建有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德阳研究基地,其三线工业遗迹中的四川金鑫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老工业历史建筑,被誉为立体的工厂建筑档案和鲜活的工业历史博物馆。绵阳建有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教学基础较成熟,三线建设和两弹一星事业相辅相成。广元建有利州区三线记忆特色小镇,拥有81电子集团、中核821厂等独具特色的三线工业遗迹。乐山正筹建铁道兵干部培训基地,修建有成昆铁路建设纪念碑。宜宾充分利用现有三江机械厂、建中化工厂等三线建设时期产物,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广安建有三线工业遗产陈列馆,是四川省军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军工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达州积极推动工业科技与三线工业遗产旅游,创新利用现代工厂区景观、废弃矿区等相关工业资源,开发工业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有630党员初心教育基地。各地创建活动既给攀枝花提供了借鉴和经验,也为攀枝花三线建设高地建设带来压力和挑战。

二、攀枝花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三线文化产业高地建设。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并为区域文化高地建设提供强力支持。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文化高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三线文化作为攀枝花城市文化主体,是攀枝花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攀枝花文化高地建设,应首先将三线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高地进行建设。大力实施三线文化+融合发展保护利用工程。加强三线文化与农业、旅游、体育、科技、阳光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产品)转化之路,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助推全市经济发展。全面加强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大田会议旧址、攀钢一号高炉等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力度。组织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普查登记工作,公布一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建筑,最大限度地保存恢复三线建设遗存原始风貌。进一步形成三线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保护性开发一批三线时期老街区、老厂房、红砖房,打造好渡口记忆三线文化特色街区、河门口三线主题文创小镇等,开发三线主题文化走廊、旅游观光线路,促进三线建设文化与阳光康养文化的融合,加大宣传造势,营造三线文化宣传氛围,结合重要纪念日,黄金周及其他重要节假日,组织好三线文化旅游系列主题活动,加快三线文化旅游商品研发工作,全面展现英雄本色、阳光味道的城市魅力。

(二)加强三线文化教育高地建设。文化、教育一体两面、相辅相成。三线建设时期,数十万三线建设者,远离故土家园,从东北、华北、华东等东部地开赴攀枝花,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不仅为攀枝花留下了物质财富,也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内容的三线精神在攀枝花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建设三线文化高地,就是要大力实施三线精神传播工程。充分利用我市三线建设的丰富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三线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等活动,组织三线精神报告团到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社区宣讲攀枝花的创业史、建设史和发展史。围绕三线精神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自身建设等主题,深入挖掘三线建设时期英雄故事,通过对六金花八闯将”“108将、亓伟、周传典、雷永、房桂芝等系列英雄人物三线建设时期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以榜样的力量感召人,以先进的事迹鼓舞人。借助三线建设干部学院,攀枝花纪律监察学院等教学平台和载体,大力传播三线文化,讲好攀枝花故事。让学员实地感受深刻的三线文化,实景体验三线过往,实情感悟三线精神,把三线故事讲好、讲深、讲精、讲活。

(三)加强三线文化艺术高地建设。文化高地建设离不开文艺精品力作的支撑,需要与之匹配的高原高峰攀枝花应《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5)》明确构筑三线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路径举措,回答时代命题。紧扣重大题材狠抓重点项目,建立文艺创作生产联动协作机制,通过策划论证、专业指导、打磨提升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动态化管理。建立攀枝花三线文化文艺创作题材库,定期开展文艺精品剧本征集评选,建立剧本改编资源库,推动优秀小说、报告文学、网络文学向舞台艺术、影视剧剧本转化。做好扶持激励,用好用活省市宣传文化专项资金。利用三线文化资源组织精兵强将,制作大型反映三线建设题材内容产品,创作一批三线主题的文化作品,用文化作(产)品生动记录攀枝花开发建设艰辛历程和改革发展成效。广泛开展三线建设文化艺术作品展演、展示、展览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三线建设文化传承传播,用真招实招讲好三线故事,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提升文艺创作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打造高显示度的三线文化标识。

(四)加强三线文化人才高地建设。提升人才支撑力是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核心举措。高地,高在有竞争力的文艺人才队伍,高在广大文艺工作者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必须通过顶层设计、高位指导,努力建成一支文化名家为引领、文化英才为中坚、文化优青为支撑的高质量、专业化的三线人才队伍。不断优化文艺人才队伍结构,建立攀枝花三线文艺人才库,力争通过3到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推出10名左右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名家。邀请国内外著名文艺家进行集体授课,通过开展集中培训、集体采风、作品研讨、展演展览等活动,对重大成果进行奖励,为青年文艺家成长成才创造机会。组建三线文化研究团队,推出名家大师,培育文化英才,储备青年人才,搭建三线文化研究平台,加大与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合作力度,充分发挥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论坛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中国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基地的作用,打造全国性的三线建设研究和教育培训基地。培养和引进一批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人才团队,办好专题刊物《三线春秋》,强化学术研究和阐发力量,引领全国三线建设文化诠释。总之,三线文化高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学术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人才为后盾,以精神为内蕴,是三线文化高地建设的应有之义。应始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用文化的力量推动英雄攀枝花再上新台阶。

 

欢迎第位访客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

ICP备案号:蜀ICP备140251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