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成功举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赋能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2025年6月14日,在中国第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成功举办 “‘好人好马’学习镇尺发布会暨文创作品展”、国家领导人方毅文物捐赠及“天星湖”讲堂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让三线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焕发新活力、新光彩。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徐明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付建忠、市文广旅局副局长纵华勇以及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馆长莫兴伟,副馆长张鸿春、吴光远等出席相关活动。
上午9点,系列活动在“‘好人好马’学习镇尺文创发布会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文创作品展”中拉开序幕,莫兴伟馆长作了活动致辞,张鸿春副馆长从原创思路、材料选取、设计制作等介绍了学习镇尺的研发情况。博物馆自2017年启动文创研发、截至目前已形成200余件(套)文创作品,涵盖“钒钛精灵”“苴却瑰宝”“红色研学”“火红年华”以及“攀枝花故事”“老三线”等丰富主题,展现了“见人见物见精神”、融入现代生活的发展导向。
在接下来的文物捐赠仪式上,经前期走访对接,本着自愿原则,侯建龙、冯春和刘晓绯、刘晗光向博物馆捐赠文献藏品共计119件(套)。其中,侯建龙捐赠21件(套),主要包括国务院原副总理方毅书法作品《奇松怪石》《凌云》,四川省委原书记兼渡口市委第一书记杨超书法作品《勤奋》、国画《虾》;冯春捐赠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和长江漂流等有关实物76件(套);刘晓绯、刘晗光捐赠有关王宝芳三线建设史料等实物22件(套)。张鸿春副馆长主持捐赠仪式,莫兴伟馆长介绍了这批文献藏品走访调查及征集过程、并接受现场捐赠,徐明义、付建忠、纵华勇颁发捐赠证书。这些藏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对于丰富博物馆展品内涵,充实博物馆藏品体系,有效推动“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创建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最后的“天星湖”讲堂(第002期),特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航空专家、歼-10B飞机试飞副总师卢克研究员,以《超视距空战体系的中国智慧——解析人工智能如何重塑航空产业生态》为题,详细解析了科技与工业、文化的交融路径,并指出“人工智能是未来航空军事‘决胜千里之外’的核心驱动力”,要积极拥抱AI,迎接挑战。观众们也积极互动,思想碰撞间点亮创新火种。
此次活动以展陈、捐赠、讲堂的立体形式,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三线文化的独特魅力,汲取三线精神的强大动力,为攀枝花“共富共美”新征程贡献新的力量。(龙成宸)